12551741
首页>资讯列表>资讯详情

苹果与橙子间的选择-陶艺作品评审笔记

3年前
14995

“我的作品为什么落选?”

“他的作品为什么能够获得金奖?”

    在过去的20多年中笔者曾经参与过不少展览评审以及ACGA(加州陶瓷与玻璃艺术家协会)、IAC等社团组织会员资格评审等。评选结果出台之后可能所有评委都会面对一些问题。因每一位评委都有各自不同文化与教育背景,自然有不同的审美定位。每一评委只能代表自己一票,每个评委也都经历过遗憾的感受。陶艺作品的评选工作最大挑战就是不同领域作品同台挑选。现当代陶艺范围之广难以用几句话可以概况,任何观众无法用同一把尺来衡量丰富多元的艺术作品。有一句英文俗语:“不要将苹果与橙子相比”(don’t compare apples with oranges)。陶艺展览的评选过程往往就是“将苹果与橙子相比”,因此评选陶艺作品往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话说现当代陶艺领域的范围。传统陶瓷艺术从传统手工艺作坊到工业设计的主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西海岸陶艺运动将陶艺与主流美术相结合,陶艺从传统工艺美术领域扩大到纯美术领域,并融入装置艺术、公共艺术、跨界艺术、综合媒材等创作理念。陶艺作品既有体现工匠精神、追求精致完美的实用器皿; 或是展示窑火与釉色变幻莫测的裸烧工艺。追求时尚风格与装饰功能,挑战材料工艺的极限,探索媒材的变迁,主张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陶艺作品尺寸不断成长也是二十多年陶艺展览的普遍现象。陶艺作品从展台、玻璃柜发展到空间艺术。一些作品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从地上长出来的。艺术家们努力尝试着各种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06.jpg

2019年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KICB 2019)-评委文具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08.jpg

KICB 2019自塑像1,(金奖),Tip Toland (美国)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14.jpg

KICB 2019自塑像2,局部,Tip Toland (美国)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16.jpg

2019年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KICB 2019)朱芳毅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40.jpg


2019年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KICB 2019)熊开波作品

展览活动审题

    如今大部分展览活动报名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竞赛展览通常以主题范围、艺术家属性、作品形式等区分。例如一次陶艺展览可以分为:雕塑类、器皿类作品展、小型作品展、柴烧作品展等等。一般情况下主办方要求艺术家作品图片、个人简历与艺术主张等资料。其中包括作品的相关资料。例如:作品的高度、宽度、厚度、甚至重量;作品的材料,如:陶器、炻器、瓷器、金属、木材等;还有创作技法、釉类、烧成温度等。此外,报名者应认真阅读主办方展览介绍、截止期等资料;理解展览主题及展品要求。作品过大、过重或不符合主题而被淘汰。资料不可错漏,否则可能会被取消展览资格。同时,一些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因资料翻译有欠精确,可能表达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沟通进一步了解。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43.jpg

2019年宜兴首届世界茶壶大展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46.jpg

2019年长春国际陶艺竞赛展评委团队


图文资料要求与网站上传

    一般主办方都有图片清晰度即像数(300dpi)的要求。普通手机拍摄仅有70dpi,无法满足主办方的要求。同时应该避免图文容量太大,视频时间太长。下载时间过长而被迫放弃也是有可能的。建议视频内容限制在一分钟之内。艺术家应该考虑到评委阅读资料的时间有限。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国际评审中1600多份申请资料。艺术家工作照是指艺术家在工作室状态的照片。不是应聘找工作,避免着正装戴领带的标准照片。

 

    每一张作品图片都非常重要而第一张图片更为重要。第一张图片总是获得最多的曝光率。图像需要清晰,构图饱满。特别是当所有候选人作品图片排列在一起出现在同一屏幕上的时候,因一些作品形象太小而无法被清晰展示。某些作品的工艺细节可以通过局部特写图片加以补充。例如这件大型装置艺术,每个动物都可能是一种惊喜,如“带翅膀的青蛙”。没有细节很容易错过艺术作品的表达内容。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49.png

作品占据画面过小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52.jpg

作品占据画面饱满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54.jpg

KICB 2019大型装置艺术-神秘的森林,(银奖),作者Wookjae Maeng(韩国)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56.jpg

KICB 2019大型装置艺术-神秘的森林局部:带翅膀的青蛙(韩国)

 

    文字是图片的补充。作品名称往往可以帮助评委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艺术家主张”可以帮助评委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艺术倾向。艺术家自传与艺术主张的文字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一般在半页到一页之间。

 

     简历内容需要有所选择,避免相同的展览地点内容重复出现;突出不同国家、不同主办机构及多元文化的内容。例如中日韩展览,需要注明国际交流活动的哪个国家举办的?中国、日本或韩国?撰写简历按照颠倒的时间顺序,最新的放最前面,例如:




张三简历

参加展览

2019年韩国国际陶艺双年展,

2017意大利Gualdo Tadino第39届国际陶艺大赛,

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当代中国陶艺展,

2004年美国大鱼小壶竞赛展,

2000年中国上海艺术博览会。



  艺术家应提前准备,避免最后一分钟注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艺术家往往到最后一小时上网注册,最后因网络链接出了问题而失去机会。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58.jpg

2017年意大利瓜尔多塔迪诺(Gualdo Tadino)第39届国际陶艺大赛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359.jpg

2017年意大利第39届国际陶艺大赛-台北《陶艺》杂志第96期报道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1.jpg

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超越时空-中国当代陶艺展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2.jpg

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超越时空-中国当代陶艺展-曾章成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3.jpg

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超越时空-中国当代陶艺展-钞氏兄弟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5.jpg

2013阿布扎比-中国非遗文化艺术博览会参展作品运抵现场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6.jpg

2013年阿联酋阿布扎比中国非遗文化艺术博览会展览现场


评委与评审过程


    记得国内最早的评审是由每个评委在碗里放豆子、贴纸条的计数方式,如今已经全部电子化了。线上评审与现场实物评审两种。线上评审决定入选作品;实物评审决定获奖作品。作为评委应该尽可能熟悉现当代陶艺史,了解成型与烧制工艺相关专业知识,能够识别陶瓷作品的材料、成型工艺(是手工成型还是模具成型)与装饰工艺(釉上彩或釉下彩,手绘还是印刷转移),以及作品的烧成方法(电窑或柴窑)与烧成温度(低温、中温、高温),以及不同地区文化与陶瓷传统,熟悉多种文化背景与源泉。评审还必须具备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的相关知识,掌握当下的美术潮流,见多识广。评审者应该善于辨别继承借鉴、主题撞车、挪用解构或抄袭剽窃之间的差别。艺术评审毕竟是一件带有主观性的事。评审结果与评委自身的知识范围与教育背景有密切关系。

    一些主办单位采用淘汰制,即采用“是”或“否”。假如这是社团组织会员评审采用淘汰制无可厚非。但是假如是一次艺术展览的评审就不太妥当。许多作品并非可以简单以是否来决定。淘汰制往往无法一次满足入选作品的需要,必须有第二轮、第三轮,将可能引起许多重复劳动,导致“审美疲劳”。建议一般展览活动使用“十分制”(评委超过10人)或“百分制” (评委少于10人)。评分制的优点是让作品的计分拉开距离,尽可能让评分结果一步到位,避免许多件作品活动相同分数。组委会可以按照入选作品的比例划出入选作品的分数线。同时这一结果也可以作为后续获奖作品的参考依据。

    评委与作品相处的时间长短产生不同的结果。假如评委与每件作品相处时间1分钟与10分钟,其评分可能有较大的差距;有些作品越看越差,有的作品越看越好。评委最后总结讨论是最后一道程序。评委阐述交流各自观点,防止错漏优秀作品,展品风格多元化、入选艺术家的地区平衡。“这几件作品形式与内容太过相似,这类作品曾经在五年前就有某人做过”。这些都是评审讨论中经常听到的话题。许多艺术家在同一传统陶瓷产区使用相同的陶瓷材料与工艺难免会出现“同质现象”。如何突破传统陶瓷材料工艺的限制,挑战极限、开拓新工艺是艺术家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入选与落选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以外,评委也会根据主办方的宗旨对最后入选或获奖者的相关因素进行整体评估与平衡以保证整个展览的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作品风格、艺术家所在地区、性别、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家;此外考虑作品邮寄的安全性,可能会放弃一些过于纤细脆弱或过于巨大而沉重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7.jpg

2012第五届大鱼小壶国际茶壶展-美国陶瓷艺术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09.jpg

2010第四届大鱼小壶国际茶壶展


活动宣传


    如今社交媒体十分发达,为活动宣传带来许多便利。主办单位如果可以制作一本展览画册当然很好。假如因资金有限为参展艺术家设计统一的电子明信片,由艺术家自己分发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传播方式。艺术家还可以自己印刷成明信片之后分发。

在这里希望分享一些个人体会,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0.jpg

2000年丹佛美国陶瓷艺术教育年会-中华当代陶瓷艺术展画册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1.jpg2018土耳其Seres’18精彩茶壶展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2.jpg艺术家明信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4.jpg

艺术家明信片-金贞华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5.jpg

艺术家明信片-陈爱明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6.jpg

艺术家明信片-徐定昌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7.jpg

艺术家明信片-陈坛根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8.jpg

艺术家明信片-陈显林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19.jpg

艺术家明信片-范弘宝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20.jpg

艺术家明信片-葛军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21.jpg

艺术家明信片-钱樟法

 

©2021 周光真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10331153422.jpg


周光真(1953- ),前国际陶艺学会理事-中国区代表(2014-2020),曾任四川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浙江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国际学术顾问,多家陶艺杂志的撰稿人。1989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鲁斯分校、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硕士学位。出版著作《今日美国陶泥家》、《中国陶瓷文化旅游手册》、《铁肩担陶艺》、《现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与《电窑烧制陶艺教程》等。自1999年起,组织与参加过许多国际陶艺交流活动,担任过阿布扎比中国当代陶艺展、UNESCO-NGO《文化和睦》北京论坛-IAC国际陶艺展览等策展人、意大利第39界瓜尔多塔迪诺国际陶艺大赛评委、韩国京畿道世界陶艺双年展(GICB 2019)艺术委员。他的作品曾在美国、中国、日本和欧洲展出。


资讯转载自:陶符Iconic Ceramic

NEWS最新资讯
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