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2464
首页>资讯列表>资讯详情

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

2年前
13149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28.jpg

图片


“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 2021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 


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文化设计研究所 /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 研工部

◎ 政府支持:磐安县委宣传部 / 磐安县教育局 / 中共磐安县双峰乡委员会 / 中共磐安县方前镇委员会

◎ 联合学校:磐安县方前镇中心学校 / 磐安县双峰乡中心小学(排名不分前后)

◎ 公益支持:ArtNow·闹艺术美学工作室 / 深圳创想公益基金会

◎ 志愿者: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 文宣支持:磐安县委宣传部 / 中国美术学院宣传部



11月7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文化设计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研工部协办的 “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 2021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于磐安县双峰乡中心小学举行启动仪式。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44.jpg

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杭间,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新森,磐安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卓,中共磐安县双峰乡委员会书记朱晨,磐安县美术协会主席陈林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磐安美术协会副主席陈林军,中国美术学院相关领导、教师,ArtNow·闹艺术美学工作室教师,方前镇中心学校校长张晓良 、潘青青,双峰乡中心小学校长徐美伟携教师团队及部分家长和学生们,以及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的22名志愿者们出席本次启动仪式。


 “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 2021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公益项目由美术馆群公共教育部具体推进,旨在长期关注乡村艺术的建设,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美育启蒙需求与创造力发展,希望通过普及专业的美育知识与艺术创造力思维启发等系列课程的开展,丰富乡村儿童的业余艺术生活。同时计划为乡村教师提供公益艺术摹课培训。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47.jpg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杭间致辞并宣布项目启动。


杭间表达了对“美和美育作用”的理解。他认为审美教育是一项事关修养的重要教育,是一种“无用之用”可以终生作用于人的健康成长。它既连接传统文化,又放眼世界;它通过绘画、设计、音乐、舞蹈的学习,让学生能跟随时代文化发展的步伐。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坚持“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的思想,创立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第一任校长林风眠先生开始,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强调社会美育的重要性。一百多年来,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先贤始终推行文化乡建,倡导乡村教育。大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学府,而是成为要身体力行推动中国美的建设的引领者。希望能在磐安的大山里放眼世界,将艺术与美育走进乡村。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50.jpg

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新森致辞


陈新森强调世间有无穷无尽的美,值得去挖掘探索。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美育工作从软要求变成了硬指标。陈新森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与研工部的帮助与支持表达了感谢。项目开设美育知识普及、艺术创造力思维启发等课程,设置围绕美术、民艺、设计等专业的教师培训,为乡村的艺术教育与中国美术学院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让大家在文化中感知美,在情感中体验美,用真情实意寻找和创造更多美的艺术。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52.jpg

中共磐安县双峰乡委员会书记朱晨致辞


朱晨表示,“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项目提出的“寻找美,发现美,探索美”理念,与李泽厚先生的美学思想十分契合。李泽厚先生曾提到,美学不应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课题。中国美术学院所追求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张力的,感谢美院师生们给山区的孩子提供探索美、寻找美、发现美的机会。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让山区孩子的美学追求梦想变成了现实。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55.jpg

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志愿者们为双峰乡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学习用品礼物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858.jpg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体育部的白俊伟老师为大家设计了破冰游戏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04.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38.jpg

参加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师生大合影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40.jpg


启动仪式圆满结束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开启了公共教育“儿童艺术工坊”课程,活动主题是“青青子衿·小小汉服设计”。课程设计以中国礼仪文化为依托,以汉服文化传承为脉络,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向孩子们展示了华夏衣冠复兴的历程,重点介绍了汉服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以及汉服的穿着、礼仪、发展史、款式、纹饰图案、配色等。在支教老师与志愿者助教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协作,通过折纸、了解纹样、测量、裁剪等步骤,完成了量身定做的小汉服。中国不仅是“礼仪之邦”,还是“衣冠上国”,课程帮助孩子理解汉服,通过汉服所承载的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意义深远。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49.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51.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53.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2959.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07.jpg

方前镇中心学校开展“青青子衿·小小汉服设计”主题课程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11.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14.jpg

图片

磐安县双峰乡中心小学开展“青青子衿·小小汉服设计”主题课程


当孩子们穿上一件件自己的作品,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创新思维和传统文化碰撞出火花,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们用艺术传递美、创造美好,为磐安县双峰乡中心小学、方前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育课程体验。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18.jpg

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支教老师周紫晨与志愿者助教杨宵、邱榆芳、夏丽芷


支教老师周紫晨:方前镇中心学校与双峰乡中心小学的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汉服的制作,他们展现出了非常不错的动手能力,最后的成果呈现出了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相处的时光虽短,情谊却长,如果通过这样的课堂,能够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感受古今穿越的美好瞬间,在他们心中播种下美的种子,就是最令人欣慰与感动的成果。
志愿者助教杨宵第二次来到这两所学校,意外的是有的小朋友是第二次见面,竟然还能听到她们喊出我的名字,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畏畏缩缩的躲在妈妈的边上,被推出来只是怯生生地望着我们,喊着“老师好”。干净,是我对这些小朋友的印象。在和小朋友们的接触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的信任,这也促使我去这也促进我去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志愿者活动,认真做好每个环节一件事。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志愿者助教邱榆芳这次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以志愿者助教的身份和孩子们一同领略美的世界。在这次的活动中,最令我感动的是,看到孩子们穿上他们亲手制作的汉服时,他们脸上那洋溢的笑容,像是乡间最温暖的阳光,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志愿者助教夏丽芷这一次很荣幸能加入到乡村支教团队中来,能够与孩子们一起去探寻美、感受美。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能够感到他们眼底对美的渴求与热爱。身着汉服的孩子们在阳光下的笑脸,在我脑海中挥散不去。他们乐观开朗的情绪也感染着我,让我更加期待着与他们的下一次相逢。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24.jpg

磐安县方前镇和溪村田野沉浸式艺术课程 秋色·植物纤维编织壁挂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26.jpg

视觉设计师周骊君老师精心为小朋友们手绘课堂小手册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29.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31.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34.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37.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40.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42.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45.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49.jpg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51.jpg

田野沉浸式艺术课程 秋色·植物纤维编织壁挂课程现场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054.jpg

支教老师姜美琪(左二)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助教周美汀(左一)、杨宵 (左三)、杜晓萌(右一)


支教老师姜美琪:喜欢看孩子们热闹的围拥在一起游戏,教他们换一种角度去解读事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乡村的宁静和美丽,还有每个小朋友天马行空的惊喜。人与人之间真诚善良的沟通,从心出发,不虚此行。

志愿者助教杨宵:在目前的这两次活动中,接触了很多不一样的小朋友,感觉到他们身上的不一样的活力,就像是自己也回到了童年,轻松而没有负担。他们羞涩的微笑中传达的那种期待,使我觉得这也像是一场爱的活动,一种爱的传递,也是爱的收获。

志愿者助教周美汀:在为期两天的支教活动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完成了从植物采收到架上编织机,最后完成植物编织的全过程,小朋友们惊讶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居然能编织出这样有趣的艺术作品,也因此非常热情地在课堂上、在田野里进行个人创作,我在其中看到了很多闪光的艺术灵感也为此感到振奋。希望未来还能为乡村美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志愿者助教杜晓萌:在乡间的稻田里伴随稻香虫鸣编织秋色是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让人惊叹,每个人都在认真学习着编织技法,我看到了另一种对于美的理解,对于课堂的真诚,愿每一个孩子学有所得。


微信图片_20211110233100.jpg





转载自 中国美术学院

NEWS最新资讯
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