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0652
首页>资讯列表>资讯详情

如何使用卢浮宫的数字图像收藏

4年前
19359

最近卢浮宫上线了它的绝大多数藏品的数字图像,共计48万2千件,占其总收藏的四分之三,可谓是博物馆的数字化变革中的重要一步。上一次如此大量的公开数字化图像应该是大都会博物馆(目前约37万5千张高清图像,且开放了图像版权)。

1.jpghttps://collections.louvre.fr
2.jpg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
在此,我以新上线的卢浮宫的数字收藏为例,并以大都会的作对比,来讲一讲这样的数字图像库的使用。目前卢浮宫的数字收藏提供了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据我了解,卢浮宫的汉代项目其实也一直在国内进行。除了基本信息有翻译外,其核心信息,包括索引词汇都是法语,所以具备基本的法语艺术术语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馆藏数字化的几个评价因素

评价博物馆的馆藏数字化,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

  1. 图像高清程度;之前亿万像素的艺术史研究图片库:Haltadefinizione艺术史图像的未来:伦勃朗与博斯的高清图像和技术图像中所提到的《最后的晚餐》和博斯的画作都是当下最高清的图像模式;

  2. 图像类型的多样化:各种光照及场景下的图片,相关的素描稿,修复前后的图像,红外反射成像等、显微成像、历史照片等等;

  3. 著录信息的全面性;

  4. OA(开放获取)程度;

  5. 是否方便导入到个人的系统。

这几项中,前四项卢浮宫和大都会博物馆各有长短。图像清晰度方面,大都会平均3-4mb的文件比卢浮宫平均只有几百K的要好出不少,但卢浮宫提供了更多的角度的照片,比如Ebih-Il这座雕像,提供了26张照片,其中有一些角度的照片也是难得一见。3.jpg4.jpg5.jpg

这样的角度除了在卢浮宫的图像库里,也很难找得到
相对而言,大都会的数字收藏则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图像和相关联图像。可以对比Petrus Christus(或画派) 同一主题的哀悼基督,大都会还提供了将之归属为Petrus Christus 和定年的依据的相关图像:一幅藏于柏林的有确切签名的双联画,另有Infrared reflectogram、X-radiograph和显微拍摄的各种细节。6.jpg大都会藏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58987.jpg卢浮宫藏 https://collections.louvre.fr/ark:/53355/cl010061784在信息著录上,则各有特色。卢浮宫的更加结构化,数据化,文字少,信息量大,专业性更强一些;大都会的信息比较全面,尤其是Catalogue Entry 和Technical Notes这两项,基本上算是单独的小文章。再加上大都会公开获取的MetPublications,将画作和以前的展览画册、博物馆刊物等联合起来(大多数也是公开获取),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将博物馆的两项职能展览和修复的学术成果推给大众)。8.jpg卢浮宫图像库的著录信息结构9.jpghttps://www.metmuseum.org/art/metpublications 大都会的这一逐一开放获取的博物馆出版物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尤其是历年的展览画册,几乎都可以下载高清的PDF。


如果从未来的数据导入(后详)来看,卢浮宫的这次数字化,就更加适应了学术研究的需要。结构化的数据方便导入,细致的Index信息可以主题化检索和导入(类似于Kubikat的关键词导入,具体可看书目作为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如何勾画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的全貌)全面的Bibliography和展览历史。

10.jpgStatue d'Ebih-Il的Index信息


以下举数例,来展示一下卢浮宫的数字收藏的使用方法。

图像信息的核实和参考:以Luca Signorelli的素描为例

前段时间在阅读Tom Henry的The Life and art of Luca Signorelli,其中提到瓦萨里和Filippo Baldinucci收藏Luca Signorelli的素描,其中后者的收藏现在收藏在卢浮宫。Baldinucci除了自己收藏外,还建议Leopoldo de’Medici进行素描收藏并分类,其中有7件素描被他定为Luca Signorelli的,而这也就是现在的乌菲齐素描馆的收藏。

11.jpgThe Life and art of Luca Signorelli, p6.
如果查注释的话,可以看到信息来自Van Cleave 1995年的博士论文,而藏于卢浮宫的素描编辑为Invs. 1794-99。12.jpg检索网络数据库后,得到的就是以下28件相关作品。13.jpghttps://collections.louvre.fr/en/recherche?q=luca+signorelli而下面的六幅素描就是来自于Baldinucci的收藏,每幅作品的信息页也有详细的说明。14.jpg15.jpgInv. 179416.jpgInv. 179517.jpgInv. 179618.jpgInv. 179719.jpgInv. 179820.jpgInv. 1799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几张来自于其他途径收藏的:21.jpgInv 180022.jpgINV 180123.jpg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够将自己的收藏充分数字化,那么这种对于信息的核实就变得非常方便,不必要去参考那些积灰且只有黑白图片的目录。乌菲齐的素描馆也有Euploos项目(以后会专门进行介绍)对馆藏的素描等进行数字化编目,但目前尚在进行阶段,无法检索到Luca Signorelli的这几张。24.jpg乌菲齐官网检索Luc Signorelli的结果25.jpgProgetto Euploos中检索所得的拉菲尔的素描乌菲齐的素描做专题展览的形式比较多,比如之前做过瓦萨里和博洛尼亚艺术家的关系的专题:D’odio e d'amore - Giorgio Vasari e gli artisti a Bologna,从这些专题画册中可以看到其馆藏的素描图像。26.jpg


撰写条目信息

在研究某一件作品或者展览画册中撰写一件艺术品的信息时,不可避免地要去参考以往的研究和条目。展览画册往往受限于篇幅限制,很难写全,但是网页没有限制,还可以进行具体的分类:展览历史、研究文献等都可以充分展示,甚至有些地方还可以加入开放文献的链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入相关的图像作为例证。随着学者日益密切地参与到专题学术展览之中,展览画册的条目也由年轻学者和资深学者共同完成。因此,摆脱那种冗长的信息陈列式的写法,着重于当下展览的问题的呈现成了展览条目的新方向。如何能够方便全面地掌握艺术品的信息就尤为重要(可对比kubikat在文献上所提供的全面的信息),因此官方博物馆的数字条目作为信息的提供方就更加的重要。

使用索引词汇进行检索

27.jpg检索ICONOGRAPHIE RELIGIEUSE后所得的图像
比如宗教图像志(ICONOGRAPHIE RELIGIEUSE),就可以显示1万多条信息。顺便说一句,Otto Kurz曾经在被问及如何学习宗教图像学时,回答说:阅读圣经。那么,一边读圣经,一边检索相关图像,一定乐趣无穷。或者反过来,过目这一万多个图像,然后找到相关的圣经段落,也应当是个不错的训练。如果我们在Kubikat的系统中检索Christiche Kunst 和Ikonographie,也可以得到1515个相对应的文献。这套图像的Index和文献的关键词体系应该说是相对应的。28.jpg浏览了卢浮宫收藏的Index,大致印象是素描的Index都比较齐全,不知是否历史上由专人做过卡片的分类,然后把卡片转录到了电脑系统中(Kubikat中的关键词系统就是吸取了以前纸质卡片的成果)。另外就是实用艺术部分(或者古物部分)的Index信息比较丰富,不知是否以前有古物学家工作过(古物学家对于描述物品的语言比较重视,也相对关注形容古物的合适的词汇,比如Grassi曾经编过一本专门的古物术语词典 Grassi et al 1992 Dizionario di antiquariato dizionario storico-critico di arte e antiquariato dall'antichita all'inizio del Novecento)。相较之下,绘画部分的Index就简陋多了。29.jpg下图是Ebih-Il这座雕像的Index,信息就非常丰富。30.jpg不过这个Index系统还存在bug,点击词汇,执行的其实是标题和信息的检索,而不是Index里的词汇的关联,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


数字化的导入

数字化的导入才是真正发挥数字图像库能力的途径。正如Zotero可以作为文献的整理工具,如果配合学术性很强的OPAC(如Kubikat这样的书目检索系统),那就可以在学者自己的电脑上导入一个艺术家的所有且各语言的研究文献条目、数字化情况、关键词等信息,从而可以让学者组建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我在 《书目作为艺术史研究的方法》里所讲的方法,正是为了在学者个人的电脑上建立一个文艺复兴研究的数字图书馆。但是,对于艺术史研究来说,文献只是研究的一面,图像则是更为重要的一面。无论是瓦尔堡、 Roberto Longhi还是像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I)在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时,都有配套的图像收藏,幻灯片时代高校的艺术史教学也是以学校收藏的幻灯片为主,但今天我们的图像大多来自于网络,虽然也有像artstor这样的商业数据库,但是真正经过学术评阅的数字图像其实居指可数网络上四散的图像,就像现在网上四散的文献一样,是需要一定的目录去“收藏”(收藏虚拟物的概念)。

31.jpg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建立初期时的照片,照片里的柜子里其实就放着当时的照片收藏,而今天,这样的照片收藏已经需要一个专门的图片馆来存放。
在图像的管理和研究上,我们长久以来缺乏一款可资使用的像Zotero这样的软件。我之前曾经推荐过tropy,但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弃用了。现在用的最多的反而是苹果自带的Photos(艺术史家的图像和档案管理软件--Tropy艺术史图像管理的历史:Photos作为图像管理和交流的工具)。在数据导入方面,卢浮宫的数据图像库并没有特别优化的选择(数据本身结构化算是一个优势), 我们依旧迫切需要的是一款通用的图像导入、注释和比对的软件,然后不同的数据库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翻译器(类似Zotero针对不同的数据库使用的不同的转译器),将信息都存储在本地或云端的软件中。利用这样的图像软件,可以方便导入博物馆数字收藏或者数字图像库(如Iconclass)中相应的文本和图像信息,在本地对图像进行查看、细节放大、注释和比较,也许还可以再反馈到数据库中。尤其对于一幅艺术家的作品,今天应该有各种技术类的图像放到一起进行工作(也可以作为修复工作的过程文件的发布平台)。以前曾经提到博斯的图像大约有10T,如果按一个学者研究一百个艺术家推算,大约有1000T,这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一个学者可以自如地在本地或者云端处理1000T的图像数据时,这个图像时代也就真正来临了。资讯转载自:艺术史图书馆


NEWS最新资讯
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