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9077
首页>资讯列表>资讯详情

“向世界展现我们民族的艺术元素”——对话著名画家胡寿荣(贵州籍)

4年前
15173

微信图片_20210512151145.jpg

(贵州民族报2021年4月30日,4299期,B2版)

 民族头条


“向世界展现我们

民族的艺术元素”


——对话著名画家胡寿荣(贵州籍)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  曾入龙  吴茹烈


微信图片_20210512151156.jpg


“绘画是我儿时就寻得的一种人生召唤”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你走上了绘画艺术这条道路?


胡寿荣:是我的母亲让我坚定走上艺术道路。在家乡,她是有名的刺绣能手,有着技压群芳的手艺。她非常有名,家乡的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能工巧匠,所以时常有人登门拜访,请她大显身手。她的刺绣不仅特别美,也极有特点,对我今天的绘画风格在潜意识层面形成巨大影响。可以说母亲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我有幸能在那样的线条和色彩中感受着生活,耳濡目染地接受着艺术氛围熏陶。

绘画是我在儿时就寻得的一种人生召唤。所谓人生召唤就是突然发现这件事情成了自己的热爱和追求,所以对于绘画这件事,我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后来去道班做临时工(养路工),再后来上山下乡到知青农场劳动锻炼,每当休息时就拿着小本子,看到什么都要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时候,每当有机会进城时,我还特别喜欢去电影院,不过不是去看电影。我觉得贴在电影院墙壁上的电影海报特别吸引人,抢眼的人物形象、姿态和漂亮的设计,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所以一有空,我就带着纸笔不断跑去电影院,临摹那些海报。

临摹不同风格的海报给了我学习吸收不同画风的机会,很快我就发现,即便是临摹,我画出来的样子也不属于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而是有一种属于我个人强烈特质的东西。那种感觉很奇特,年轻气盛的我虽然还不知如何去捕捉或者掌握它,但却也引以为荣。那种创造出属于自己独有世界的成就感,也是造就了我今天能不断创作出与其他人完全不一样风格的原因。


记 者:你在家乡的时候除了自学,有经历过一些专业训练吗?


胡寿荣:那时候我能接触的最接近专业的训练,就是在新华书店买到的两本专业绘画书籍《人物速写》与《中国水墨人物画》,平时自己不断揣摩、学习里面的绘画方法,并在空余时候不断地去画速写。通过不断地对比训练,让我感觉到技能和眼力上有了不小的提升。

一次,我从朋友处听说兴义来了专业老师,在望谟文化馆举办美术学习班,授课时间仅有短短几天。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我白天干活,晚上赶到城里去上美术课。因为我平时画得多,也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对我的画也很赞赏,便对我特别关照。通过这一期短暂课程,让我对素描与速写的认识、感受和理解上了一个台阶,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学院的知识。


“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学院”


微信图片_20210512151203.jpg

胡寿荣“彩墨系列”纸本作品《明霞》



记者:后来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契机开启了你的艺术人生之旅?


胡寿荣:在我年少时,还做过木匠学徒,学成木匠后和哥哥一起在家里开办了木工作坊。但不变的是绘画依然填满了我的生活,热情不减,一直持续地画着。

知青农场“上山下乡”的日子里,白天干活做事,晚上就可以沉浸在绘画世界里,那时我已经开始不满足于速写与临摹,开始自己编故事情节创作连环画。直到1977年秋天,高等学校和专科学校考试入学制度恢复了,我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折。有一天我在知青农场的报纸上看到贵州省艺术学校招收美术专业学生,于是决定去考试。当我带着介绍信赶到兴义地区考点的时候,才得知报名工作在前一天已经截止,今天已经正式开始考试了。

我和从望谟一起来报名的同伴向监考老师苦苦哀求,最终打动了老师,同意破例让我参加考试。那一天,我什么绘画工具都没带,老师给了我珍贵的二十分钟,让我去考场附近的商店购买需要的材料。回到考场后,我立即开始动笔考试。初试结束,第二天发布排名榜时,我在榜单第二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场复试中,当我看到考题是命题创作时,我知道,是幸运女神在向我微笑了。自己最擅长的、每天不断练习的正是创作连环画,考题又是非常贴近日常劳动生活的“互助”。平时的生活积累与创作练习让我顺利地完成了专业复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填写入学政审表的时候,无数过去的画面和我对未来的畅想汇集在一起,想起了父母的养育,家人的帮持。每每想到这,都控制不住一股热流夺眶而出。


记者:可以和我们聊聊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吗?我听说你在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前还去过北京念书。


胡寿荣:我的艺术求学之路算是稳扎稳打的,似乎每一步都没有落下,一步一台阶。从贵州省艺术学校毕业后,获得了中专文凭,后来幸运地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上了两年课,获得大专毕业证书。1983年秋天,我离开北京又走进了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87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学院,是我国著名学府,很多传奇都诞生在这里。能留在这里任教,随后攻读硕士、博士,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微信图片_20210512151205.jpg

胡寿荣深邃之蓝系列 纸本作品(晒) (1987) 


“人生有时候确实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



记 者:你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时,面对教学和艺术创作是否有一些挑战?是如何打通国际艺术交流之路的?


胡寿荣:初到杭州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不适应,我是少数民族,在那个年代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应该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值得高兴。我的适应力比较强,不久便融入了工作生活节奏。

再聊我的创作。虽然一直以来我接受的都是“学院派”训练,给学生教学时也是严格按照学院的教学方式与大纲。但是一旦到了个人艺术创作的时候,我更偏向于跳脱出框架与规则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这可能源自我母亲的那种充满想象力的刺绣艺术对我的影响,无拘无束,充满想象力和解放心性的思想,敢于放开地去表现自我的审美欲望和情感。也源自我年轻时通过创作练习发现并享受自己独有风格的成就感和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获取来自世界多方位的文化信息,使得形象思维活跃了起来,但是,学院派依然保守。我第一批问世的变形或抽象绘画作品在学院里拿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不适,它跟学院的规矩相去甚远。在那个相对保守的文化环境,这样类型的作品受到了不少批评和不看好。虽然不断面对不理解和质疑,我却依然坚持做自己的一些尝试。

人生有时候确实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1989年的一次美院教授展览期间,一群德国美术家协会的官员和画家正在中国各地游历,观看、寻找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现代艺术。他们踏进了浙江美术学院。美院安排客人们欣赏本院教授的作品,当走到我的作品前时,他们兴奋地议论着。他们形成的最后结论是:胡的绘画作品很中国!很现代!并邀请我去柏林举办展览。可想而知这样的褒奖和肯定对于创作与众不同的我是意义重大的,并由此开启了我的国际艺术之旅。


记 者:据我了解,你被邀请去欧洲、德国办展交流不止一次,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吗?


胡寿荣:是的,我前后专程被邀请去德国柏林、汉堡数次。每一次都很有意义,同时也让我不断收获新认知、开阔眼界。我在国外自豪地展现出属于中国的智慧、艺术元素,让欧洲人惊叹不已。

初次到德国柏林,邀请方告诉我,画展将在一家画廊举行。为了展出中国画家的中国画,同时展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文化的迷人魅力。画廊特意做了装修和布置,把欧式展厅包装成了富有中国传统韵致的建筑样式。那次活动中,我展出的21件中国画作品被德国收藏家全部购买一空。所有收入都是德国马克,那对于我来说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却没有选择把这笔收入带回家,而是作为经费,深度游览了欧洲各国并参观了各种工作室和美术馆、博物馆,去实地了解学习西方艺术。

后来又有几次应德国文化部指名邀请,我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交流的成员前往德国,在汉堡创作、讲学、交流、办展。


“现在正是发展贵州文化的良机,我必当竭尽全力”



微信图片_20210512151207.jpg

胡寿荣深邃之蓝系列 纸本作品(暖日明霞光)(2004) (48 x 75 cm) 


记 者:和我们说说你的蓝色系列吧,是你的创新吗?这样形式的作品灵感是从何而来的?


胡寿荣:蓝色系列作品是我艺术代表风格之一。首次出现是在几十年前美院毕业展时,展期中包括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在学校刮起一阵“蓝色旋风”。很多老师和同学特别喜欢我的这种蓝色作品,他们没见过,觉得很新。甚至有人拿毕加索的蓝色作品来做比较,其实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我借鉴某一个艺术家的风格所得来的。它来自生我养我的地方,它来自贵州我的家乡,来自我母亲身上的衣裳。对于蓝色,是我们布依族的一种独有的民族审美,也是一种标志性的色彩。蓝色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同时它也贯穿了我们西南少数民族审美最为本质的、最为个性的民族特点。如今我把这样充满民族特质审美的元素结合到中国画艺术当中去,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让很多人着迷的视觉艺术。将蓝色独有的宁静、深邃、沁人心脾的情感结合到中国画笔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去,让布依族的这种文化与智慧能展现到新的载体和更广大的平台上,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这样的民族智慧。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困难与挑战,单纯使用蓝色是容易,但是如何用蓝色表现出中国画笔墨的精神,展现出中国画墨分五色(干湿浓淡、轻重缓急)的特质,也是一个我在不断打磨和研究的课题。


记 者:黔南州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专门设立了“中国美术学院胡寿荣教授工作室写生创作基地”,你认为设立该基地的意义是什么?


胡寿荣:意义在于,我们要把艺术院校所研究的东西,我们艺术院校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我们要能够告诉我们贵州学习艺术的孩子,让他们真正知道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术,为什么要学习美术,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观。


记者:对于贵州这一片土地,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胡寿荣:我从贵州走出去,步入了更广阔的世界,经历了无数挑战与冒险。如今回到故乡,看到许多年轻孩子们,总觉得他们就像年轻时的自己,稚嫩而又充满朝气。现在的贵州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了,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他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来源更广、渠道更多,内容也更丰富,他们必将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专业教育,我想我能给他们一些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多元能力,其中艺术与文化教育应当充分重视。


记 者:选择回归贵州的原因是什么?


胡寿荣:我的创作灵感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故乡。生于斯,长于斯,无论走到哪,无论技艺与学识发展到何种程度,笔下的艺术始终都有着故土的基因。很荣幸,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王伯敏先生将我写入了《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正因如此,我更应肩负这种使命。将家乡的文化根植于心中,希望将它展现给更多的人,让它走向世界。以前是故乡的山水人文哺育了我,如今我回到故乡,将立志用自己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与一生所学反哺故乡。

贵州再也不是以前的贵州,已经摆脱了贫困,现在正是发展贵州文化的良机,我必当竭尽全力。


人物档案:

微信图片_20210512151211.jpg


胡寿荣,1959年出生于黔西南州望谟县,布依族。中国美术学院中画系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学院中画系人物画教研原主任。浙江省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民进浙江省委常委、民进中国美术学院主委。胡寿荣是著名绘画艺术家,长期从事绘画创作、艺术理论研究、艺术教育工作。发表多篇论文及专著、画集等。代表作有《理智与直觉》《互通有无》《抽象思维和水墨特性》《现实与理想》《真我、真情、真绘画》《国画技法教程》《胡寿荣画集》等十余种。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举办个人画展。


资讯转载自:

 民族头条
NEWS最新资讯
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