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杂志【特别关注】生态雕塑在武汉
生态雕塑在武汉
孙振华
2021年10月17日,“百分百——2021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在江城武汉拉开帷幕。这是继2017年“27度角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之后,关于生态雕塑的又一次盛事。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是国内第一次以生态为主题的雕塑大展,它是一个倡导生态文明,推动生态艺术,更新生态观念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展览。
2021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开幕式
2021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艺术总监傅中望先生在开幕式上讲话
东湖雕塑双年展的宗旨是:通过举办一个面向国内外的公益性、学术性、前沿性,以生态为主题的雕塑艺术展,展示当代生态雕塑的最新创作成果;探索人与生态、环境、自然的关系;推动生态艺术的学术交流;促进当代中国雕塑向生态化方向的发展和进步;提升武汉地区公共空间的品质,打造一个能够体现武汉文化艺术水准的一流的文化艺术品牌。
傅中望、罗小平《汇聚》与《 圆满》
郑靖《水书——生命》
2017举办的第一届东湖雕塑双年展的主题是:“27度角”。作为一个雕塑的专业术语,27度角的说法来自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1544年在改建罗马卡比多广场时,米开朗基罗提出,人的观赏与雕塑作品达到27度角时,整体的视觉关系最为完整。此后,雕塑界便将27度角作为确定雕塑尺度大小的一个标准。
“27度角”作为首届东湖雕塑展的主题,鲜明地表达了双年展的价值观,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角度和视线去选择艺术作品,从而确定雕塑与环境、与自然之间的最佳尺度,营造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艺术景观,协调好人与艺术、人与自然、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用艺术服务好最广大的公众。
朱尚熹《生命的形式》
2020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生态问题又一次被尖锐地摆到了全世界的面前,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新冠疫情的肆虐,再一次敲响了生态的警钟,也再一次验证了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的前瞻性、必要性、紧迫性。
与第一届生态雕塑双年展相比,本次生态雕塑双年展设有两大展区,一个是位于武汉创意天地芷美空间的室内展区,作为今年的新增展场,将以27件不同类型的雕塑、影像、装置、新媒体艺术等作品,传达艺术家对于生态的深刻洞察;另一个位于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的户外展区,它则以23件大型户外雕塑、互动装置为观众带来生态视野下的全新思考与体悟。
孙绍群《逆生长,一棵大树的故事》
本次生态雕塑双年展从2021年10月17日持续到2022年4月16日,展览由芷美空间、湖北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联合主办;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有限公司与武汉天域恒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品;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武汉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为展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的主题是“百分百”。
“百分百”首先表达了生态雕塑双年展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态文明的态度;也体现了创新性地在中国引领生态艺术的决心。今天,如何加大生态文化和生态艺术的推广力度,更好、更自觉地在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中倡导生态文明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不仅事关我们今天,更事关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在生态问题面前,每个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以“百分百”的态度和决心,我们才会有对生态的高度重视,才会推动生态观念的彻底转变,我们所期待的生态文明才有可能实现。
罗小平《圆满》
“百分百”还是一种视角,是一种眼光。它主张全方位的生态视角,强调生态意识、生态关怀、生态行为、生态美学,将它们贯穿在我们生活的全部,并进行“百分百”地全覆盖,“百分百”地观照。生态文明,将是人类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的一次革命,它将促成人类由以人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生态为中心的转变。
“百分百”同时还是生态艺术的媒介方式,是生态美学表达手段。展览主张以全媒体的方式来进行生态表达。参展作品的媒介方式是百分百开放的,它可以是传统媒介的艺术方式,也可以是新的媒介方式。凡是符合展览的学术方向,符合展览场地要求的采用任何媒介的作品,都可以成为生态雕塑展览的呈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成为与城市对话,与市民对话手段;任何与时俱进的高新科技和各种生态手段都可以用来诠释生态美学、生命美学。
傅中望《汇聚》
“百分百”还表达了一种理想和愿望。它表达的是社会动员的理想,渴望公众广泛参与的愿望。东湖生态雕塑双年展的目的说到底是进行整体的社会动员,通过展览,唤起全社会关注生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这种理想和愿望将是东湖生态雕塑双年展的长期任务。
“百分百”最后也是武汉城市的写照。武汉是东湖之滨的英雄城市,它一度是疫情的重灾区;只有经历了风雨,才会更加珍惜阳光;只有经历了灾难,才会更加热爱生命;经受了疫情考验的武汉,更有“百分百”的理由举起生态的旗帜,将武汉变成一个生态之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城。
高文谦《耀斑》
站在展览策划的角度,我们是如何看待“生态雕塑”这个概念的呢?
所谓“生态”就是生命体的状态。在我们看来,生态不只是自然生态,“大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从来就是和人文、艺术息息相关的;同时,人的生存、人类社会作为活的有机体,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所说的“生态”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
在这里,作为生态雕塑的“雕塑”,不再是一个狭义的艺术分类学的概念,它是一个扩大了的艺术概念,它是后工业时期,伴随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以生态哲学为主旨、以生态美学为方法、以生态艺术为手段,以生态物质为材料,重新认识生命、创造艺术、塑造社会的一种新的行为和过程。
从目前来看,“生态雕塑”还在发展中,还在不断探索和界定中;它并没有既定的图式,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不变的范围;它更多的是一种立场和态度,一种眼光和方法,一种探索的姿态。
对艺术家来说,“生态雕塑”意味着将万物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对一切生命抱着尊重、敬畏的态度;倾听大地的声音,感知万物的天性。通过自己的作品增进人们对世间万物生命状态的理解和感知;抵制、批判那些违背、戕害生命的行为和现象;始终保持一个艺术家的敏锐和良知,保持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同情心。
唐勇、张翔《筑巢》
对观众而言,“生态雕塑”是一种参与的招唤。从现在起,尝试换一种眼光看待艺术,换一种心情体察世界,换一种方式体验生命。天空、气体、水面、青草、树木、鲜花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当然,弃物、废品、垃圾也可以通过艺术的名义获得再生,可以重新加入生命的循环。在这个展览里,一部分借助新媒体科技手段所创作的虚拟图像、数字景观无疑也是生态的,它们以非物质实体的虚拟现实替代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预示着未来时代最富有活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存在的可能。
本届双年展采取了重点邀请和广泛征集的两种方式。应邀参展的艺术家全部采取了亲临展览现场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环境和自然条件,量身定做新作品。
例如,展场有一部分水面,根据这一特点,中央美院费俊教授创作了《水曰》,这是一件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装置作品,参与者可以通过私密的语音输入方式,与水进行对话,水会以原生的语言来回应人的声音。这种人与水的奇妙交流,体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的观念。
胡泉纯《消失的房子》
中国美院的郑靖教授则利用水面创作了《水书——生命》的作品,这也是一件水下程控装置,它巧妙地利用了水的流体特征和虹吸原理,让水面出现下陷的“水书”字迹,仿佛有一只无形的神笔不断在水面上疾书“生命”二字,让平常的水面具有了神奇的力量。
湖北美术学院袁晓肪教授的作品也是一个水上装置,它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谁的名字写在水中》,这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墓志铭。飘在水面上的也正是这几个字,它们带给观众的是关于生命的思考和联想。
邓乐 《一路风景·石门峰》
过去人们根据对生态艺术的理解,大多采用自然材料、再生材料进行创作。本次双年展鼓励新媒体艺术作品,这种方式是尝试让高新技术更多地介入到生态艺术中,扩展生态雕塑的创新领域。事实上,新媒体艺术在生态、环保这方面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它不消耗、占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它用虚拟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本身就是绿色、生态的方式。
一部分在国内有影响的著名艺术家,作品也紧扣生态主题,参加了本次展览,如李秀勤、邓乐、邵译农、孙绍群、项金国、高蒙、罗小平、史金淞、黄兴国、李占洋、张伟、郅敏、郭航、胡泉纯、卢征远、景晓雷等。
除了这些知名艺术家,大力扶持青年艺术家,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展览中,出现了一批在新媒体艺术方面非常活跃,已经具有相当成就的青年艺术家;还有年轻的一批青年新锐也都加入到了生态雕塑创作的行列:郑达、张升化、万里驰、于康、易超、何利平、许毅博、黄雅莉、汪甜、傅瑶、张振、柯佳敏、王懿、张骏、易中天、陈琦、沈凌昊、王然、鲁杨、易畅雾、方阳、张振等,都拿出了最新创作参加本次展览。
生态雕塑双年展现场
生态雕塑在武汉,武汉也正在竭尽全力推动生态雕塑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这两届生态雕塑双年展大家可以看到,生态雕塑本身就如同一个生命体,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生长,不断拓展的概念。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正是在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回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进的。
汉族,1956年11月出生于湖北荆州市。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深圳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留校,《雕塑》杂志艺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任艺理论教研室助教,1984年读该校文艺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副教授,1993年调入深圳雕塑院工作,1997年晋升为一级美术师。
转载自 雕塑杂志
暂无内容